修辭怎麼教?「用」比「型」重要

朱宥勳
4 min readMar 29, 2018

--

看到某處在討論國文課中的「修辭」教學,整理一點想法。

一般討厭國文的人,若要問起最討厭國文的什麼地方,前三名不外乎是文言文、背解釋、背修辭。而這三件事,歸根究柢是「沒有生產性」,學生不知道學了這些東西要幹什麼,可以用在哪裡,又要怎麼用。

以目前教科書的編法,「修辭」確實沒辦法教會學生什麼東西。原因很簡單:我們目前的修辭教學,多半只教學生修辭的「型」,只是指給學生一套分類目錄,而沒有教學生真正的技術關鍵。

用武俠小說的比喻,那就是:我們整天讓學生照著功架子比劃,但沒有磨練內力、也沒有實戰練習,那練下來自然是花拳繡腿。學生可以在選擇題裡面辨認修辭格,但自己寫作時卻一點都用不出來。

要教修辭不是不可以,但我覺得更關鍵的,是要讓學生知道,任何一個修辭格,都是一個長年歸納出來的工具。每一個工具被發明出來,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,所以重要的是辨認你在寫作遇到了什麼問題?你想怎麼解決?而既是工具,也就有適用時機和不適用的時機。

比如說我們都會教「排比」的句型,但是為什麼要排比?效果是什麼?為什麼一個意思要拆成兩句話說,而且這兩句的結構還要一模一樣?

我們就可以跟學生講解,原因可能是:

1.

早在口傳時代,因為聲音結構類似,排比句型比較好背誦,所以用這種手法的歌謠容易傳誦。

2.

進到了文言文的時代,由於沒有標點符號的設計,排比句型可以幫助讀者斷句。比如上一句看到「落霞與孤鶩齊飛」,下一句只要看到「秋水共長天……」四個字,我們就能因為結構的相似,直接判斷這句也是七個字。

3.

排比句型會反覆使用同一結構,就可以省下讀者處理文法的腦部計算資源,所以能幫助讀者專注在文字的意思上。

4.

人類喜歡可預期的事物,因此整齊的聲音結構會造成愉悅感和美感。

這種時候,學生要學的,就不是「排比」這個「型」,而是它的使用場合:當我想要讓讀者對某個點印象深刻時(1)、我希望讀者快速讀過也不會誤解時(2)、當我想要強調某件事情時(3)、我覺得這樣做很美的時候(4)。

而有些修辭格的限制,也就能在這樣的討論中教給學生,避免學生寫出滿滿修辭但亂七八糟的文字。比如我們會教「譬喻」,它的「型」是用A來比喻B,不直接描述我們真正關注的對象。

它的性質可能就包括:

1.

A跟B之間有共通點,可以讓大家快速連結。

2.

我們用來比喻的A比B好懂,可能是比較具體、也可能是比較常見,所以可以幫助讀者理解。

3.

新穎的比喻可以帶來美感,因為讀者會有「我沒想到這件兩件事之間有共通點」的驚喜。如果我們用「玫瑰」比喻「愛情」,這可能很無聊;但夏宇的〈愛情〉用「蛀牙」比喻「愛情」,就發現了更多新穎的共通點。

4.

A跟B之間雖有共通點,但絕不可以是同樣的東西,否則就會失去比喻的意義。

在掌握上述的性質之後,我們就可以學會分辨好的譬喻和壞的譬喻。像是:

因為(1),我很難說「我的mac book溫柔如水」,大家可能會覺得我有特殊的喜好。

因為(2),如果我說「他的腦袋像微積分公式一樣美麗」,除非你的讀者數學很好,不然他一定會更混亂,不如不要比喻。

因為(3),我們會知道稱讚一位生理男性「如花似玉」,要比稱讚一位生理女性要有新鮮感一點,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會這麼用。

因為(4),我們可以說「這顆檸檬就像失戀一樣」,但不能說「這顆檸檬就像水果一樣」。

當然,所有寫作技術都有例外。但例外就是在「常規」的基礎下產生的,大部分的人只需要掌握常規就很夠用了。

在這樣的教學內容下,重點就不是辨認「什麼是排比」或「什麼是譬喻」,而可以把寫作教學轉成「問題導向」的「素養教學」(我是在幫教育部寫說帖嗎= =)。學生要學的,是修辭背後的思路:

我想要強調這段文字,我有哪些手段?

我想要快速帶過不重要的段落,我有哪些手段?

我想要讓讀者對我印象深刻,我有哪些手段?

……,我有哪些手段?

先為了解決問題,再去找工具。不再執著於工具的「型」,專心處理怎麼「用」的技術問題,這才是有生產性的修辭教學方法。

--

--

朱宥勳

1988年生,定居新竹。已出版小說《暗影》、《堊觀》、《誤遞》,評論散文集《學校不敢教的小說》、《只要出問題,小說都能搞定》。工作邀約請洽經紀: herfection2017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