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課堂上提問、帶討論

朱宥勳
7 min readAug 17, 2018

--

最近有很多機會,跟人討論到「在課堂上提問」這件事。首先當然是教師營,老師們普遍知道「提問」、「討論」是好的教學方式,但是又很害怕操作起來會很失控或很沉默。其次是我去聽了一批中學生、大學生的讀書心得簡報,發現他們都會慣性地在自己的簡報中加入對聽眾的提問,實際操作起來也確實就跟老師們擔心的一樣 — — 很失控或很沉默。

在課堂上要怎麼操作「提問」,怎麼「帶討論」?

其實這真的非常難。即便我念師培時,我遇到的幾位教會我最多的恩師,都是「問題教學法」的頂尖好手,我至今仍然覺得遠及不上他們(我當時的教材教法觀念主要來自張元、唐遠華兩位老師)。我在外面培訓講師的時候,也常常會希望學員先掌握講述的內容、組織的方式、結構性的表達和說明能力,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要提問。

但如果真的非提問不可,倒還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小技巧。

比如像底下這個例子:

師:「朱宥勳,你覺得可以從哪裡看出來,蘇東坡呈現了我們所說的『淡泊的心志』?」

生:「呃,那個,我覺得沒有耶,他好像一直很在意,沒有很淡泊啊。」

師:「真的嗎?你沒有看到第三段的……」

這是隨便舉例的,內容對不對請先不要計較。我們先集中看一下這三行,這段對話出了什麼問題?

在我的理解裡,至少就有幾個細節可以改進:

(1)發問時,要先問問題,再點名回答。

這聽起來超瑣碎,但影響很大。請你想像自己正在面對整個班級,你如果選擇「先點名回答、再問問題」,會發生什麼事?首先,你點了朱宥勳的名字,所以其他同學馬上就知道「這題跟我無關了」,他們接下來就不會認真聽題目了。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損失,如果你是先問問題,全班不知道你要點誰,腦袋多少要跟著轉一下(即使只有半秒),你這一題才能稍微帶著學生思考;反之,就只有朱同學一人在緊張。

再來,朱同學的體驗也會很差。因為你先點名字,除非朱同學程度不錯、胸有成竹,不然中後段的學生很容易在點名那瞬間陷入緊張狀態。這時候你再問問題,很可能他的表現就會失常,你對他學習狀況的判斷就會失準。如果後續的回應又沒做好,萬一打擊了他的信心,他往後就會更加害怕參與討論。大部分台灣的孩子,都是被這種挫折感弄到不敢上課發言的。

所以正確的做法,是先問問題,然後稍微停頓一下(一到兩秒,看你們師生習慣的節奏),環視全班。在這個停頓、環視的動作裡,你可以用眼神確認大家有沒有跟上,哪些人躍躍欲試、哪些人又正在躲避你的眼光。這時候,你就可以自由選擇要測試哪一種學生 — — 比如選擇平常少發言、但顯然對這題有感覺的人。而不管你選擇誰,在這個停頓間,只要你對班上的掌控力還ok,大多數人都會跟著你的思路稍微動一下腦。

(2)學生回答之後,第一動作是摘要、複述答案。

在範例中的老師,他漏掉了一個重要的動作,就是「摘要、複述學生的答案」。

這動作很簡單,但一定要做,而且好處多多。首先,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有音量、口音的差異,座位安排也會讓他背對部份的同學,全班同學不一定能聽清楚。所以一定要由老師來摘要、複述答案,確保全班現在在同一軌道上討論事情。(同樣的,停頓、環視仍然是很好用的控制技巧)而這其實很考驗老師的臨場反應,所以老師一定要非常認真聽學生的回答,最好在腦中即時判讀學生的狀態。

除了物理上的原因,還要能力上的原因。有些時候, 學生可能表達能力不夠好,講得太含糊或太混亂。這時候,其他同學一樣無法跟上討論。老師簡單摘要、重述,可以幫助學生把他的理路再順一次,甚至可以當下跟學生確定:「你是這個意思嗎?」這時候請注意學生的眼神,如果他有點遲疑閃爍,才說「是」,請不要相信他XD。他應該還有話想說,只是不敢講或怕麻煩。你可以衡量課堂的狀況,決定是繼續確認下去,還是下課之後再找機會跟他聊。

最後一個「摘要、複述」的理由,就有點奸詐了: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語言操作,來控制討論的方向。老師們常常擔心討論會太發散,學生天馬行空亂想。避免的方法之一,就是透過這個步驟重新定向討論。比如學生講了A、B、C三個點,真正與我們有關的只有B,我們就可以誇獎一下B這個想法,然後趁勢把討論帶往這條路上。

(3)給答案之前,把球傳給其他同學。

範例中的老師,很快地給出了自己的判斷,把討論帶往下一個階段。如果是一對一討論,這樣做也許還可以(但仍有改進空間,見(4))。但比較可惜的是,這樣參與者就僅限於朱同學了。

所以如果時間允許,我們通常會再做一個「傳球」的動作。在「摘要、重述」之後,轉問全班同學:「朱同學說OOXX,你們覺得呢?」要是有同學回答,我們就把球接下來,再一次「摘要、重述、傳球」,然後再一次,再一次,直到再也沒有新答案為止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會累積越來越多的選項和可能性,所以老師最好在黑板上稍微記一下關鍵字,以免你等一下回應時漏了誰。記上黑板之後,也可以方便「我們來民意調查一下」之類的後續操作。

當然,這個過程可能很短。萬一你傳球之後沒人接,不用擔心,你只要收穫全班「稍微動腦的那半秒」,就不算虧了。

(4)給意見之前,先找一個優點來稱讚。(而且最好是我們想延續討論的方向)

範例中的老師,一上來就明確表達了他對學生的質疑。這如果在信任度很高的班級中,也許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但如果信任度不高,學生的玻璃心大概就碎了,此後他就會覺得「反正你又沒要聽我說,我幹嘛講」。

所以在回應之前,通常會先挑他說法中的一個點來稱讚。請記得,「延續他發言的動機」比「立刻讓他知道答案」重要,因為如果他往後不發言,你就根本沒機會知道他學到哪裡。所以就算只是微小的正確也值得稱讚,就算講的東西很胡扯,你也可以稱讚他的勇氣。先摸過頭之後,接下來你要講解什麼,他也比較容易聽進去。

重新整理一下,所以我覺得一個基本的發問流程是:

1.先問問題

2.停頓、環視

3.點名

4.學生回答之後,摘要、重述

5.「傳球」給其他學生

6.若有人回答,重複4–5

7.先稱讚,再回應

除此之外,我覺得有幾個很好用的句型,可以適用於提問時的各種場合。

比如當學生講出的答案有點值得商榷之處,你可以回:「我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,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…….」

如果學生給出了天馬行空的答案,你可以回:「我從沒想過還有這個角度耶!那你能不能說明OOO…….」

如果學生講得很含糊,你可以回:「我覺得XX點很不錯,你可以多說一點嗎?」

你會發現,上面的句型本身都蘊含了「控制討論方向」的機制。

另外,有件最重要的事情是,如果學生問倒了你,請千萬不要吝於認輸。認輸對學生來說,永遠都是加分,自矜身分反而會失去信任。所以如果他一時講出你聽起來很有道理、但又不太能接受的答案時,你可以回:「聽起來很合理 / 你的質疑很有道理,我有點不確定,我回去查一下再來跟你討論。」

教學現場永遠都有明天,人類也不可能永遠不出錯。不必逼自己當場「解決」學生的問題,而是回頭確認更多資料再來談,這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知識風範。

最後,可以稍微提醒的是,我們要修正自己對「提問」這個動作「應該達成什麼效果」的想像。

許多老師們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,總是希望一個提問下去,學生就會熱烈而不脫軌地討論,然後整個教室就能更深入某一門知識。但是,這種狀況其實並不常見。因為學生回不回答問題,往往是有很複雜的因素在運作:亂答的學生,其實可能是想測試你的底線;沉默的學生,可能是不信任你、可能是不信任同學、也可能純粹是心情不好;踴躍作答的學生,可能也只是在揣測你想聽什麼,而不見得有自己思考。

所以,比起表面上的「討論是否熱烈」,我自己更在乎的是「學生有沒有跟上我」。

對我而言,就算沒有得到任何回應,也可以是有效果的「提問」。前面說過很多次,每當我們問問題,然後跟學生眼神接觸時,你很快就會知道有多少人跟著你的思路走。如果有夠多的人跟上了,就算他們沒開口,這次的提問也沒有白費,因為重點是他的腦袋,而不是他的嘴巴。而如果有多人沒什麼反應,那我們至少也獲得了「這問法不行,勾不到他們」的資訊 — — 發現了問題,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改變戰術。

當然啦,如果可以像打乒乓球一樣,跟全班學生有來有回地對答,絕對是身為老師所能體驗的,最過癮的事情之一。只要試過一次,你就會欲罷不能的。

--

--

朱宥勳

1988年生,定居新竹。已出版小說《暗影》、《堊觀》、《誤遞》,評論散文集《學校不敢教的小說》、《只要出問題,小說都能搞定》。工作邀約請洽經紀: herfection2017@gmail.com